2024-07-14 20:41:46 | 温度网
东北大学代码:10145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
二、《招生计划》
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
三、官网查询
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专业代码和院校代码区别:
专业代码一般指专业国标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哲学是010101,国际经济与贸易是0201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北京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001,中国人民大学的是100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按照当年各省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计划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来填报,切记不要将招生计划数误认为院校代号,更不要使用往年的旧院校代号或院校国标码,否则会导致志愿无效。
学校简介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距今已有99年的办学历史。1928年8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先后迁徙北平、西安、四川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1949年2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1998年9月,东北大学由原冶金部属院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有177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08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学校不断推进学科布局优化和调整,实施高峰引领、高原支撑、卓越促进、特色牵动策略,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正在形成。
专业学科建设
东北大学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
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冶金工程、公共事业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采矿工程。
师资力量
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4490人,其中专任教师2857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2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5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教学建设
2011年至2017年,东北大学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6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8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5篇。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497项、国家级奖励1967项、优秀创新创业项1580项,专利384项,共有56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 。
2021年5月17日,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学术科研
据2022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1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建有科技部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政策研究战略培育基地、民政部城乡社区研究院等人文社科基地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东北地区中心亦设在东北大学。
2011年至2017年,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387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7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获得国家专利1499项,其中发明专利1127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14644篇。
2022年1月,由东北大学建设的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入选第二批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东北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35位,本省大学排名第2位。
东北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3.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490人,其中专任教师2857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
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1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
教学建设:
学校设有10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
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 东北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十大技巧让你低分高就的相关内容。
2022年高考已经结束了,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些技巧方法,供各位高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 温度网
1、填报高考志愿利用好“大小年”
年,某一年填报该校的人数比计划招生数高出许多倍,直接结果是当年的录取分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
小年,由于上一年录取分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再报考该校了,带来的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录取分相应就降下来,我们将其称之为小年。
“大小年”是高考录取分数在毗邻年份中呈现出高低不稳定的现象,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机。
2、选地域相对偏远的院校分数线较低
由于大多数考生都喜欢到北上广去求学,其次是到江浙一带去求学,再其次是到福建、山东、武汉等地,很少有东部沿海考生愿意到大西部来求学。很少有人愿意到云贵、新疆、西藏、青海、内蒙、东三省等地去求学。
3、低分高就志愿填报选中外合作办学
这种方式适合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家庭。这类学校和专业由于学费偏高,报考人数少,相应的录取分数偏低,相当于花钱买了一些分数。
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第一,不出国门就可享受留学的同等待遇。第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第三,多数时候全英文授课,可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
4、志愿填报注意选择专项计划
这些专项计划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地区,而特意设定的,只有贫困地区的考生才可报考,因此就限制了很多不是贫困地区的考生无法报考,这就使得贫困地区的考生能够以较低的分数上理想的大学。
5、文理科反填志愿
文理科反填,即文科生选择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生选择文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以极低的分数进入一个很好的大学。
6、低分填报志愿可选预科
预科,一般指的是少数民族预科。“预科”主要是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而设置的,学习时间为一年。每年有上万学生通过读预科,以不到二本线的成绩实现了上二本大学的愿望。
少数民族预科的招生计划是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预科招生计划。
7、低分志愿填报可选985、211大学分校、校区
对于成绩不是太高,上985、211大学本部有困难的考生,可以考虑这些大学的分校和校区。
如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8、低分考生可选一本大学的二本批次
对于一本线上分数不是太高的考生,上一本大学则只能选择一些差一点的一本院校,这些考生可以选择好一些的一本院校的二本批次。
9、填报志愿时选正在申请升格的院校
每年教育部都会批准一批高校升格或更名。这里面有的是学院改大学的,有的是专科升格为本科。
一般来说,大学升格后,由于高校级别的提升,名气的增加,相应的报考的考生就会增加,学校调档线也会上涨,因此,我们如果在这些大学更名前,就抓住机会,填报这些学校,就能以一个很低的分数进去。
10、自主招生的院校填报志愿
众所周知,自主招生可以以较低分数上理想大学,有很多高校只要上了一本线,就可以成功录取,还有一些也可以获得40分以上的加分。
以上就是温度网整理的东北大学代码是多少?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2024-07-03 15:54:16
2024-06-22 14:57:03
2024-06-21 16:07:34
2024-07-03 15:59:51
2024-07-11 01:05:44
2024-06-28 10: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