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01:36:31 | 温度网
结论:以当年本省招生计划真实数据和政策为准,不可盲目、简单说可报或者不可报。
分析与解读:
1、专业设置vs招生计划。大学官网中有某个专业介绍,说明大学曾开设有这个专业,但是专业招生计划会存在变化,例如:
招生年份。过去有开这个专业,也有招生,但现在停招了,所以不出现在当年的招生计划中(停招)。
改名或合并。过去有开这个专业,但该专业后来改名称或者发生合并了,所以在招生计划中实际上是以新名称出现的,所以找不到该专业。
大类招生。该专业现在既开设,也招生,但是是以专业大类或者试(实)验班等形式公布招生计划,所以在招生计划中找不到,但实际上该专业是可以报的。录取以后才重新划分专业。
招生层次。该专业名称相同,但开设层次不同,例如有的专业在本科招生,有的在研究生层次招生,所以对于本科生的填报来说,是不可以填报研究生的专业的。
招生类型。有的专业因为其特殊性,比如招飞行员,因招生流程、政策有明显不同,所以通常在提前批次招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填报和录取。所以在官网有介绍,但招生计划中可能不出现。
计划分省。大学在招生时,是分省投放招生计划的,官网中有,但是在某些省份可能为投放计划,所招生计划中找不到。
招生批次。官网中有介绍,但是计划是分批次投放的,某个批次该专业可能不招生,所以看不到。
考生类型。部分省份的招生计划是分文科、理科分开设置的,所以考生可能在某一类型的招生计划中看不到该专业。例如文科通常报不了理工农医,有些专业例如会计学是文理兼招,但也可能在某些省份,就招了文科或理科,而不是文理都招。所以会出现某一类的招生计划中找不到。
计划更新。有的高校先公布了招生计划,但是后来发现数据有差错,于是在填报志愿时采取在官网公布缺失或调整的部分专业,出现“官网中有,计划中没有”的现象,这个可以报,是个捡漏机会。
2、填报和投档。高考填报志愿必须以当年、本省、实际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数据为准。填报志愿是个选择题,现在都是网上填报志愿,当招生计划中没有时,填报志愿时就在系统中找不到这个选项,想报都报不了。 只有填报完成了,考试院才会按计划投档给高校,再由高校进行录取。总结讲就是:计划中没有,无法填报,无法投档和录取;根据政策,不在计划中,将来可能存在不能发学历证书的风险。
3、高考是考生极为重要的关键决策,所以必须准确掌握数据、确保真实性和填报可行性。有条件的可以找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高校里的有些专业是热门的,就有很多人抢着报名,而有些专业大家觉得没有前途的话,除非是特别喜欢,一般都很少有人报。所以,高校根据此类情况适当的减少了某些专业在某些地区的招生人数。
一般综合性大学、前几年院校合并后的大学规模大,招生人数多。如 长江大学 ,新生规模一万人以上。一些专业性强院校,规模不大,人数自然就少了,分到各个省就几个了,有些专业在某些省甚至不招生。
院校所在的省份肯定招生人数众多,比如 南京林业大学 ,在本省招生 文科生 就600人以上。其他省,根据考生人数多少,按一定比例招生。
生源质量不同,造成院校录取倾向不同,可能有“”嫌贫爱富“”。或者专业性太强的学院,希望招到理想的生源。
中国共有23个省,每个省份的人数不同,每年的高考人数也大有不同。所以,高校在招收学生的时候会根据每个省份的生源量来决定这个省份的招生量。这样的做法能更好的招收到优秀的学生。
一所高校在招生的时候,大致上分为省内和省外。省内招生会占到招生人数的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剩下的就是省外招生计划人数了。省内招生人数的确立受到生源保护的影响,这是每个地区每所高校存在的一个问题,招生计划大范围的倾向给本省的考生。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普遍难以就业的专业,是否还有开设的价值?以就业率作为专业评价是否合理?的相关内容。
大学的专业有难就业和好就业之分,因为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会将就业率放在第1位,所以一些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就容易受到学生的忽视,在招生的时候会非常困难。所以有不少高校会根据专业的就业率来决定这个专业是否继续开设,部分高校将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停办,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因为不少网友认为难以就业的专业还是具有开设的价值的,单纯的以就业率作为评价一个专业的标准,显然也是不太合理的。
这一现象反映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业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吗?现在中国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实际上是不会到就业市场上去的,而是会选择在家中参加各种考试,大学教育显然没有能够使这些学生实现一个很好的就业。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使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具有较强的能力,还是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自我认知有着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更加好的规划。
通过上大学,学生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之中也能够逐渐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小编认为的大学教育更重要的一方面。很多专业,尤其是偏文科类的专业,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可能确实会存在一些不太好找工作的现象,但是通过这些专业的培养学生却能够达到很好的提升自己自我认识的目的。
现在很多学校会通过对专业三年就业率的考察来决定是否撤销这个专业的举办,那么这个周期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社会的状况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在未来哪个专业能够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也是不可预测的,仅以三年为一个考察周期可能也不太合理。甚至很多高校会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选择灵活就业,这样能够提升专业的就业率,很多就业率也不是不太真实的,所以小编认为不能将就业率作为唯一的标准。 温度网
以上就是某个大学官网中有的,但招生计划中没有的专业可以报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2023-05-26 10:26:29
2024-12-14 11:25:28
2023-08-18 07:07:59
2023-07-15 13:16:46
2023-07-16 19:31:53
2024-12-07 14: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