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16:47:04 | 温度网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200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等基础理论,掌握航空航天领域 的多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能从事航空航天飞行器总体、结构与系统设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数学、物理、动力学与控制、空气动力学、材料与结构、工程热 力学、控制系统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航空电子系统、飞行器制造工艺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基 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飞行器总体、结构与系统设计分析的能力。
毕业生应当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
3.具有飞行器系统设计的工程能力;
4.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有关规范和设计手册等;
5.了解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热力学、空气动力学、材料与结构、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航空 宇航推进理论、航空电子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力学实验、飞行器设计与创新实验、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空气动力学》、《传热与燃烧》、《发动机设计》、《飞行控制》、《飞行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器设计》、《飞行器综合电子系统》、《航空安全与人为因素》、《航空航天制造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航空航天类企业:工程设计、产品研发、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维修养护、航空航天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技术领域,航空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及通信、气象、能源、探测等领域,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从世界范围来看,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是朝阳产业,在提升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方面起着龙头的作用。近年来,以航天科技,科工集团,航空一、二集团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类企事业单位生产和科研任务饱满,条件大为改善,待遇提高很快,一些单位的员工年薪可达十几万,稍差一些的单位其员工薪资待遇也可达到当地中上水平。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无异于为年轻学子的成长搭建了理想的平台。像航天空间设计研究院、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单位都炙手可热,受到重点院校毕业生的青睐。毕业生就业地域以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深圳等省会及核心城市为主。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报什么专业将来可以做火箭?的相关内容。
一、高考报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导航工程,专业将来可以做火箭。
二、火箭,正式名称:导弹。
三、制造导弹的技术,分为两大部分:动力和制导。
1、与动力有关的专业有: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
2、与制导有关的专业有: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导航工程。
四、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从事飞行器推进系统的理论研究与试验、设计与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人旦搜并员。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因倾向不同,设置的理论课程和实习内容也各不相同。
4、主要课程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含气体)力学、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理论力学、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动力装置测试技术等
五、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的是各种航天飞行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漏带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及导弹的设计。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力学基础,具有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知识,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机构设计、飞机外形设计、飞机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机故障诊断及维修、软件开发等,并能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接受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参与飞行器设计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与飞行器设计相关的,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飞行力学、机构设计、总体设计、飞行器气动力估算、外形设计、结构强度设计和实验力学、飞机维修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飞行器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本专业指定专业方向必需的计算、测模迹试、试验和开发软件能力;
(3)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 温度网
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学。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强度、试验技术、自动控制理论、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设计与分析、民机结构维修、民机维修无损检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制图、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
固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结构振动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六、飞行器制造工程
以一般机械制造工程为基础,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成果,针对飞行器的特点研究各种制造方法的机理和应用,探求制造过程的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经济而高效率地制造先进优质飞行器的一门技术科学。它是实现人类航空航天理想,使先进的设计思想变成现实的重要保证。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国防重点建设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面向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培养掌握先进航空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现代飞机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先进集成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研究、生产和管理工作。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造工程基本理论和飞行器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飞行器制造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航空制造工程概论、计算机辅助技术概论、计算机图形学、结构有限元法、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飞机装配工艺学、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性成形有限元法以及飞机钣金成形工艺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电子线路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板料成型、胶接、装配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
七、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教育部在1988年颁布的新专业,是由原来的鱼雷飞雷工程、火控与指挥系统工程、引信技术、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四个专业归并而成。专业调整的目的是充实扩大专业内涵,内容增加至包括探测与识别、制导与控制、控制工程在内的专业课程。该本科专业根据学校设置的不同分为电子方面和航天方面。但是多数院校倾向于电子方向的培养。
1、培养目标
电子方面:本专业培养具备目标及环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制导与控制、安全与起炸控制以及机电控制和传感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航天方面: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电子工程、控制理论、系统仿真技术的能力,掌握航天器和无人航空器探测、制导与控制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创新精神,能从事航天航空制导、导航与控制电子综合系统、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研究人员。
该专业具备明显的国防特色,是为培养能广泛从事军民用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设置的高新技术专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和系统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以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系统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检测与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教学设计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控制原理
电子方向主要课程:机电系统设计、中近程探测与识别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制导与控制原理及系统、传感与检测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GPS与抗干扰技术、武器探测、制导与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等
航天方向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网络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控制元件及伺服系统、系统仿真技术、航天器控制原理、导弹控制原理、导引系统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航天技术基础、现代航天测控原理、卫星轨道动力学、航天器飞行控制与仿真、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飞行力学、最优滤波与卫星组合导航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计算机上机操作、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28周。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传感与测试技术、探测与识别技术、遥控与自动导引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工程应用软件等
八、导航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导航系统与组合导航技术,导航设备与通信设备的性能、结构、工程原理、维修技术等专业知识及检测、调试、维护保养、故障诊断等专业技能。
1、培养目标
导航工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程学科专业,主要涉及导航基础理论、各种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导航传感器设备的集成及其应用,服务于航空、航天、交通、军事、公安等领域和部门。培养掌握现代导航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导航定位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交通、军事、电子、信息及通讯产业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研发、管理、教学及应用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知识技能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信号与系统、信息处理的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从事导航装备与通信装备使用、维修、监造、管理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相关法律法规;
(5)了解导航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主干课程
导航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导航学,最优估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卫星导航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路,卫星导航数据处理方法,组合导航,惯性导航原理,嵌入式系统与程序设计,GNSS接收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导航电子地图,天文导航,室内定位技术,LBS技术与应用等。
3、实践教学
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4、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可从事导航装备与通信装备使用、维修、监造、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交通、军事、电子、信息及通讯产业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研发、管理、教学及应用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以上就是温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2023-05-26 10:26:29
2023-08-18 07:07:59
2023-07-15 13:16:46
2023-07-16 19:31:53
2024-12-02 23:25:49
2023-08-31 15: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