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报考强基计划的人多吗

2024-11-28 14:14:38 | 温度网

今天温度网小编整理了报考强基计划的人多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报考强基计划的人多吗

报考强基计划的人多吗

报考强基计划的人数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39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招生,报名总人数约88万,与去年大致相当,显示考生报名更加理性。

回顾前四年,强基计划报名人数逐年递减,从2020年的136万,到2021年的187万达到顶峰,随后在2022年减少到86万,2023年略微回升至88万,显示出考生对强基计划的报名态度趋于稳定。

统计显示,自强基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录取约1.8万人,每年平均仅6000人左右。按照2021年的报名人数计算,录取比例约为千分之三,近年来有所提升至约千分之七。然而,竞争仍然激烈,因为强基计划中相当一部分名额专门留给竞赛生,非竞赛背景的学生通过该计划被录取的难度极高。

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39所院校。

2022年,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加入强基计划试点,使得参与强基计划的学校总数达到39所,形成相对稳定且广泛的覆盖。

报考强基计划的人多吗

清华北大在河北省招多少人

2022年清华北大在河北省招270人左右。

单看人数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河北考生人数多,所以招收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温度网

2022年河北省有考生625000人,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为270人,占比为百分之零点零四,从全国的招收录取比例来看,北京市还有上海市的录取比例是最高的,同学们能够考上清华大学还有北京大学的人数也是最多的,招收的比例达到了1.11%和0.44%。

2020年,清华、北大共在河北录取260人。其中普通批次80人,强基计划54人,强基计划(破格)30人,保送生37人,国家专项+高校专项35人,提前批次18人,高水平艺术团+运队队5人。

近几年清华在河北的招生人数都是差不多的。

考上清华北大的优势:

清华北大在雄厚的资金背景支持下,学校的各方面就能得到很好发展,硬件设备上基本都是全国最先进,教师资源也是最优质,学校各项资源基本都是最优秀,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北大也就在国内高校中脱颖而出,站在了顶尖高校的行列。

清华北大的学生源质量更是无可匹敌,清华北大通过较高录取分,基本招录了国内最优质的学生源,虽然不能用高考成绩来完全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但是,高考成绩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学生的能力,可信度还是很高,清华北大除了正常招生外,每年还有大量保送生进入清华北大。

这类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才能,在某一领域都是佼佼者的存在,清华北大可以说网罗了国内最优质的学生源,在这样的学生源背景下,清华北大发展也就十分迅速,各项成绩也就十分靠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清华大学 ,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和招生人数是多少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和招生人数是多少的相关内容。

1. 2023年江苏省“强基计划”招生情况:总招生人数为300人,其中文科生占比15.21%,理科生占比84.79%。
2. 各省份“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210人,重庆210人,福建190人,江西180人,广西160人,吉林160人,新疆140人,天津160人,贵州140人,海南50人,甘肃130人,云南100人,宁夏70人,黑龙江160人,内蒙古110人。
3. 清华北大录取情况:2023年清华大学录取了3400余名本科新生,北京大学录取了3800余名新生。其中,北京大学录取的2240余名新生中,普通高考新生占比58%,强基计划新生898人、地方专项计划新生186人、高校专项计划新生90人。
4. 2023年清华大学强基招生计划:
a. 招收对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符合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
b. 招生专业:
-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突出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学生。
-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 基础文科类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文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

以上就是温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考强基计划的人多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报考强基计划的人多吗”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目前报名多少人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目前报名多少人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11-20 07:55:06
北大强基考古专业报考的人多吗
北大强基考古专业报考的人多吗

北大强基考古专业报考的人多吗北京大学强基计划考古专业的报考人数较为可观。2023年的报名人数达到了约88万,与去年持平,显示出考生报考趋向理性。北京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报名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2020年的报名人次为65457,2021年升至82990,2022年则回落至44120,2023年再次回升至4.2万以上。这一趋势与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门类齐全密切相关。考古学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4-10-14 18:45:30
强基计划考试报名人数 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人数
强基计划考试报名人数 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10-15 09:30:28
学校强基计划人数 2023强基计划报名人数
学校强基计划人数 2023强基计划报名人数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6000人左右。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

2024-10-15 20:08:42
报了强基计划的人现在后悔了吗
报了强基计划的人现在后悔了吗

报了强基计划的人现在后悔了吗强基计划是一项高校招生政策,其初衷是为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和潜力的学生提供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然而,随着这项政策的逐步实施,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有人担忧这可能会影响高考的整体公平性,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能够帮助学校更加准确地识别出真正优秀的候选人。至于提到的“后悔”,我并不清楚您具体指的是哪个层面。如果您的后悔是因为报名参加了强基计划,那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

2024-11-17 09:05:42
强基计划多会报名 强基计划几月份报名
强基计划多会报名 强基计划几月份报名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和方式1.2023年强基计划的报名时间定在4月10日至30日,考生应在此期间登录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完成网上报名流程,确保信息准确无误。2.请注意,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个高校的强基计划,不得同时报名多个高校。3.强基计划,也称作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由教育部推出的一项招生改革工作,旨在选拔那些有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或在各基础学科领域表现出色的学生。

2024-10-22 13:10:23
强基计划录取多少人
强基计划录取多少人

强基计划录取多少人1.2023年江苏省“强基计划”招生情况:总招生人数为300人,其中文科生占比15.21%,理科生占比84.79%。2.各省份“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210人,重庆210人,

2024-10-26 00:35:48
每个人都可以报强基计划吗
每个人都可以报强基计划吗

每个人都可以报强基计划吗强基计划主要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通常分为两类:一是高考成绩优异者;二是某领域具备突出才能的人才。具体条件如下:首先,高考成绩优秀是基本要求。考生需参与当年全国高考统考,且高考成绩至少占总录取分数的85%。通常,需达到省特招线,成绩越高,录取机会越大。其次,具备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学

2024-10-20 0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