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23:30:29 | 温度网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综合类公办普通本科,有金融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建校44年。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北京联合大学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Beijing Union University),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是北京市首批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温度网
学校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1985年3月,北京联合大学成立;1985年5月,化学工程学院(原北京化工学院分院)、电气化铁道学院(原北方交通大学分校)、航天工程学院(原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并入北京联合大学。这就是北京联合大学建成初期的十五所分院;2001年1月,原北京化工局职工大学划转给北京联合大学,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成人教育部;2008年10月,北京化工学校和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并入北京联合大学;2009年7月,北京联合大学东方信息技术学院撤销。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学校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不断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学校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2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1个主校区(北四环校区)、7个分校区,占地600余亩,总占地面积44.6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3.45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0.396亿元;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70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招生专业;全校教职工2599人,其中专任教师1463人,全日制在校生18698人。学校拥有考古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史、地理学、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70个,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
北京联合大学重点专业、学科及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旅游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财务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应用心理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酒店管理。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历史学(文化遗产)。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档案学。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历史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管理、通信工程、特殊教育。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北京学、工商管理。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学。
科研方面介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4个,院士科研工作站2个,2个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3个,设有人居研究中心、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41个。
2020年,学校年度科研合同经费1.4亿元、到账经费1.2亿元,获批25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4项,立项总数位居全部获批75家单位第二,重大项目批复数量位居市属高校首位。其中研究中心项目获批3项含重大项目2项,规划项目获批15项含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2项,决策咨询类项目获批7项含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5项。获批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共计7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1项,涉及学科:管理学;青年基金项目6项,涉及学科:艺术学1项,管理学2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项,教育学2项。
食堂
北京联合大学的食堂。北京联合大学一共有4个食堂,对北京联大学生都是开放的。其中,旅游学院食堂可用现金和刷卡,饭菜也可口;南院食堂有4层,只能是刷卡消费的,属于打饭一类。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3月,学校与亚洲、欧洲、美洲的52个国家和地区的25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2019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批复的招收港澳台侨研究生资格,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合作举办北京联合大学俄交大联合交通学院,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休伦大学学院等开展了“2+2”“3+1”项目;与俄罗斯喀山大学、全俄对外经贸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商学院、波兰雅盖隆大学、日本新潟大学、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建国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开展了在校生交流项目;与美国肯特大学、加拿大加西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开展硕士学位项目等。
以上就是温度网为大家带来的三本,想跨专业,考西北大学的考古系,或者历史专业,行吗,分数情况怎么样?好就业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陕西省的哪个三本院校的历史系或考古系比较强?好像没有开考古系的,你看下面的找一个有历史系的读吧······1陕西三本排名西省三本独立学院推荐:去年理科分数线385(括号中为最低分)第一梯队:1、交大城市学院(教学力量最强但目前硬环境差一些,可直接发放学位证)(501分)2、西安建筑科技大华清学院(教学实力强且学位证不用考试)(467分)3、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褒贬
西藏大学的就业情况怎么样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就业情况相对良好。以下是关于西藏大学就业情况的一些信息:1.地域优势:西藏大学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地处高原地区。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的高等学府,该校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当地相关行业找到就业机会。2.多元化专业:西藏大学设有多个学科门类,涵盖了理、工、文、法、经管、教育、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过硬,具有扎实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其能胜任历史教学和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主干课程设置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理论、中国历史文选、历史地理概论、考古学、中国史学史、西方史
天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谁好?老实说,综合实力,华中科大强点,因为有医学,工科天大和华科可以说不分上下,不过貌似我们华科的优势专业热门一点,还有要补充的是两所工科极其强大的学习,天大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前身北洋大学被北大和清华拆分了,要不然现在的清北联合也不一定是能保持到现在的北洋大学的对手天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就业情况好吗?学技术可以考虑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因为现在人
新西兰大学新闻专业怎么样呢?该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新西兰大学新闻专业怎么样呢?该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大学新闻专业新西兰林肯大学创建于1878年,前身为坎特伯雷农学院(授予新西兰大学的大学文凭和学位)。林肯大学是新西兰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学。它被QS评为五星级大学。新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新闻传播活动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规律的应用社会科学。在全球经济发
东大成贤学院是本三里面比较好的院校吗,就业情况怎么样啊成贤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表现不错,尤其是在与校内其他专业以及部分三本院校相比时,优势更加明显。在东大教师参与教学的情况下,成贤的计算机专业确实能够提供较为优质的学习资源,但与优秀的二本或一本院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就业方面,成贤学院的毕业生可以找到工作,不过机会和质量可能因个人能力、市场需求以及具体岗位要求而有所不同。在当前就
济南大学语言文学类专业怎么样?在济大文学院又前途吗?就业或考研深造情况怎样呢?1、济南大学本来也就那样,绝非对它侮辱,事实上在山东比它好的大学很多。你再学一个没有前途的专业,难以想象以后去找工作的艰辛,我不是济南大学,不过听说那学校机械、化工、英语这几个专业还是不错的。2、从就业方面讲,俗说万金油,其实什么都不会。,语言文学类的出来能够干以下工作:新闻报社类编辑、女的可以去公司做文员和行
QS2025世界大学排名发布!见证历史,慕尼黑工大进入前30,德国大学赢麻了!QS2025世界大学排名震撼发布,德国大学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慕尼黑工大勇夺全球前30的席位,标志着德国教育界的显著提升。相较于2024年,德国大学的整体排名跃升显著,四所高校跻身全球前100,其中包括慕尼黑工大、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亚琛工大崭露头角,加入世界前100的行列,现在德国已有五所高校
2024-06-29 13:32:03
2024-06-25 17:55:50
2024-06-20 23:59:21
2024-06-26 08:52:12
2024-06-25 13:48:23
2024-06-26 03:02:48